Last Updated on 2022 年 5 月 14 日 by 小幫手

在註冊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時候,你可能會遇到 KYC 認證的問題吧,那究竟什麼是 KYC?為什麼交易所需要 KYC 驗證才能用?區塊鏈不是具有匿名性嗎?這其中有什麼樣的矛盾?就讓這篇文章告訴你吧!
文章目錄
KYC 是什麼?
KYC 是「Know your customer」的英文縮寫,它的意思是認識你的客戶,主要是金融界跟監管機構常用的術語縮寫。
KYC 會需要客戶的證件來進行實名認證,然後可能還要再提供其他相關的佐證或文件,填寫表單或評估表之類的,不同的機構會根據它們的業務性質來採取不同的驗證流程。而現在科技相當發達,有的甚至會採用 3D 掃描、生物辨識這種新型的 KYC 技術來記錄驗證。
KYC 在生活中還算是滿常見的,很多機構、公司或企業都會提供的這樣的身分確認流程,目的就是用來瞭解他們的客戶。而完整的 KYC 流程可以做到相當縝密,需要提交的資料也會更多。
KYC 的流程
一般 KYC 的流程每家公司或機構都不太一樣,但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:
- 客戶身份計劃 (CIP):主要是蒐集跟驗證客戶提交的資料跟身分。
- 客戶盡職調查 (DD):開始調查客戶的背景,看看有沒有不良的紀錄,資金來源的合法性,用來做風險評估。
- 持續追蹤監控:雖然身分跟背景沒問題,但不代表未來都是如此,要盡量保持客戶資料是最新資訊。如果客戶未來有不良的操作甚至是犯罪,可以暫停或終止對他的服務。
為什麼需要 KYC?
每個公司或機構都有各自的業務跟服務項目,但服務的對象跟性質會取決於客戶的身分跟背景,因為現實社會中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,身分背景都不一樣,所以才會需要 KYC,這是那些中心化機構用來認識跟篩選客戶的方法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像是我們現在去辦那種一般的傳統帳戶,除了提供身分證明文件之外,櫃檯人員應該都會問東問西:「為什麼要來這邊開戶?」、「為什麼要選 XX 銀行開戶?」,只要我們是奉公守法的平民老百姓並且如實回答,這樣的 KYC 驗證一般都能通過,也能享有金融機構所提供的基本服務。
但假如你無法通過他們制定的 KYC 政策,可能是你提供的用戶資料無法達到他們的標準,因為社會上有一些身分可疑或不良紀錄的人存在,同時洗錢犯罪跟金融詐騙等案件也是層出不窮,因此像銀行這類的「金融機構」就相當注重 KYC 的流程。
透過 KYC 不僅能瞭解、篩選那些身分紀錄不合格的客戶,還能幫助金融機構控管風險,也為其他使用者把關。
加密貨幣交易所為什麼也需要 KYC?
由於現在有很多金融犯罪,一般的金融機構例如銀行、保險、證券、會計業…等等,都會被要求遵循「洗錢防制法」跟「資恐防制法」,如果金融機構想要加入反洗錢跟打擊資恐的行列,那 KYC 的驗證會是很重要的環節。
- 反洗錢:Anti-Money Laundering (AML)
- 打擊資恐:Countering the financing of terrorism (CFT)
但加密貨幣是比較新的領域,而且具有隱匿性,如果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不進行 KYC 驗證,那很容易會讓不法份子取得帳戶,讓虛擬貨幣跟交易所淪為洗錢工具,交易所可能還要為此負責。因此這些交易所還不如執行 KYC,來防制洗錢跟資恐。
早期的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對 KYC 的資料要求不高,但隨著加密貨幣的市值、規模跟交易量水漲船高,這個市場也逐漸受到重視,很多交易所的 KYC 政策不斷地升級,去年可能只要驗證身份跟帳單,今年可能就多了 3D 臉部辨識,驗證流程逐漸完善。
而目前很多地區都有制定虛擬貨幣相關的法規跟專區,台灣當然也不例外:法規、專區。
KYC 對匿名性的影響?
瞭解過區塊鏈底層邏輯的人,都知道它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「去中心化」,鏈上的資料都是應用點對點的技術來傳輸,無須再透過第三方的中心化協力機構,所以我們把加密貨幣從 A 錢包發送到 B 錢包,區塊鏈只會紀錄錢包地址、金額跟手續費之類的資訊,但不會記錄我們的私人資料。
雖然這樣的機制不會洩漏我們的隱私,具有隱匿性,但就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,可能會反過來被不法份子用來進行匿名交易,藉此來掩蓋他們的犯罪手段,這也是加密貨幣為人詬病的原因。
而現在如果到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交易所 (如:幣安) 註冊帳號跟錢包,你會發現它們基本上都需要 KYC 驗證,我們要將私人的證件照上傳,也要上傳自拍照,這也代表我們的交易所錢包已經跟個人資料綁定,交易所也會知道那個錢包是你的,同時也代表著這個錢包失去了「匿名性」。
該不該選擇中心化交易所?
那些中心化交易所總是要我們上傳一堆 KYC 資料,才能使用它們的功能,看起來好像沒什麼隱私,但其實不用想得那麼糟糕,因為我們去銀行開戶也是在做一樣的事情,我們也是把一堆 KYC 資料交給銀行,這樣才能使用銀行提供的服務。
而現在的虛擬貨幣交易所為了合乎法規 (AML & CFT),基本上都要進行 KYC 驗證,所以不通過驗證的話,是不能使用交易所的服務的。
那既然犧牲了「匿名性」,至少也要保有 KYC 資料的「安全性」,所以中心化交易所最好是找知名且信得過的品牌,既要保護用戶的資料,也要能抵禦駭客的入侵。這邊舉幾個大間且優良的交易所例子:
-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(龍頭交易所)
- ACE 交易所 (台灣)
- MAX 交易所 (台灣)
PS:如果用本站連結註冊能享有專屬優惠,會比自己到官網註冊還划算喔!
結語
現在的 KYC 方法越來越多元,有些交易所去年還沒有這個驗證項目,今年可能就會多一道驗證 (例如:3D 辨識),這代表提交上去的 KYC 資料又多了一個,匿名性又少了一點,個資洩漏的風險又多了一點。
所以在選擇中心化交易所的時候,品牌跟口碑真的相當重要,如果真的想註冊那些不知名的交易所,自己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跟安全防範意識,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洩漏個資。
延伸閱讀
各個交易所與錢包註冊
- 【ACE】交易所註冊,完整升級帳號教學,最高可享 $33 新戶禮!
- 【MAX】交易所註冊教學,詳細 15 個步驟完成所有驗證!(註冊享 20% 手續費優惠)
- 【Binance】幣安交易所註冊教學,內文附贈 20% 手續費折扣推薦碼
- 【Pionex】派網交易所註冊教學,2 個步驟完成 KYC 驗證!
- 【MetaMask】狐狸錢包註冊教學,3 分鐘搞定它!新手老手必備
免責聲明: 本文僅為教學內容,無任何投資建議。所有交易皆存在風險,加密貨幣和相關合約商品屬於波動性高的產品, 請謹慎投資。另外,本文也不構成任何開戶建議,請謹慎選擇具有安全監管保障的加密貨幣交易所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
歡迎用下面的按鈕分享出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