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常常都說白噪音很好,解決了許多人睡眠方面的問題,在工作方面也提高了工作效率,連我自己也時常會使用白噪音,讓我更專注地去工作,很多父母也會使用白噪音來安撫寶寶們,白噪音似乎已經融入了現代人的生活當中。
但白噪音真的這麼全能嗎?每個人都適合聽白噪音嗎?白噪音有沒有缺點?聽白噪音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?其實我們應該用反向思維來思考一下。本篇文章結合國外的一些研究,帶你一探究竟。
白噪音簡介
這裡不免俗的,還是要介紹一下白噪音的基本資訊,先了解它在我們生活中,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。
「白噪音」是一種隨機訊號,在我們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內,表現出功率一致的特性,也稱為白雜訊。廣義來說,它還包含了其他類型的噪音,包括粉紅噪音、棕色噪音、灰色噪音…等等,意思就類似於白光包含了其他顏色的光。
目前主要應用在生活中的功能包括:幫助睡眠、提升專注力、安撫寶寶、舒緩壓力…等等。一般白噪音聽起來,像是收音機的沙沙聲,或是電風扇、吹風機這類日常生活的聲音,也包含來自大自然的雨聲、水聲,以及蟲鳴鳥叫聲,聽起來讓人很愉悅而感到舒服。
延伸閱讀:白噪音是什麼?助眠、紓壓、專注,還可以安撫寶寶的奇妙聲音
國外白噪音的相關研究
以下蒐集了幾篇國外跟白噪音有關的研究,讓大家參考一下。
白噪音對慢波活動與記憶力的影響
2017 年的時候,美國西北大學 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 在《人類神經學前沿》的期刊上,有一項跟粉紅噪音相關的研究,他們讓 13 名 60 ~ 84 歲的健康老人 (平均年齡 75.2 歲) 參加實驗測試。
粉紅噪音,就是上面有提到的類似大自然的聲音,像是下雨聲或溪流聲,聲音在中低頻率的功率會比較強,聽起來不那麼刺耳,會比較舒適。
測試的時候,會讓這些人在睡覺時戴上專門為睡眠設計的耳機,方便採集睡眠數據,並且做「睡前」與「睡後」的比較,實驗分為兩天,而且相隔至少一週,其中一天會聽粉紅噪音入睡,而且會設定在適當的音量 (30–50 dB) 不會干擾到他們,另一天則沒有粉紅噪音。
這兩天的睡眠前後,都會做記憶力測驗。而結果發現,測試者在聽完粉紅噪音之後,有增加他們的慢波活動 (SWA),也就是深層睡眠,並且在隔天的記憶力測驗方面,有比較好的效果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articles/10.3389/fnhum.2017.00109/full
白噪音對於嬰兒的影響
2014 年 3 月,Pediatrics《小儿科》的國際期刊,出現一篇針對嬰兒睡眠的研究,當時白噪音機這類型的產品,因為可以幫助寶寶睡眠,而頗受歡迎,所以用當時市面上 14 種的嬰兒睡眠機 (專門為嬰兒設計的除噪助眠器)做實驗,測試這些產品的白噪音,對 6 個月大的嬰兒會有什麼樣的影響。
實驗會把每台助眠器的音量調到最大,然後用三種不同的距離測試,分別為 30 公分、100 公分、200 公分的距離,結果發現這些助眠器的音量,都超過建議的音量標準 (50 dB),甚至有些高達到 85 dB。
這樣的音量,對成人來說就算很大聲了,所以這些助眠器對嬰兒來說,都太吵了!長期使用這樣的產品,有可能會導致聽力或聽覺的長期受損。
所以這個研究最後有給出 3 個建議:
- 助眠器最好放遠一點,不要太過靠近嬰兒床
- 播放助眠器的時候,要用比較低的音量
- 助眠器的使用時間不要太久,安撫完寶寶就可以關了
並不是指這些助眠器不好或是不能用,而是要適當的使用它,或是要挑選好的產品,畢竟產品都有好壞之分。想要安撫寶寶,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各位父母了。
參考資料:Infant Sleep Machines and Hazardous Sound Pressure Levels
白噪音對大腦發育的影響
2003 年的時候,Science 科學雜誌有過一篇相關研究,測試噪音的刺激對於「老鼠」的影響。研究人員在這個實驗中放入一些幼鼠,並且播放中等的背景噪音給牠們聽,這些噪音足以掩蓋正常的環境噪音。
調查結果發現,聽過這些噪音的老鼠們,對牠們的大腦發育,具有負面的影響力,也就是有可能會延緩大腦的發育,會造成感官剝奪(Sensory deprivation)。後來延長了實驗,也發現受噪音影響的老鼠,聽覺的發育也被延遲了。
雖然老鼠並不是最理想的聽覺實驗模型,不過也可以從這些研究當中,獲得一些蛛絲馬跡。讓我們在使用白噪音的時候,可以更加小心。
參考資料:White Noise Delays Auditory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
潛在危機
看完以上幾篇研究之後,大概可以了解到白噪音有好有壞,只是它會延伸出幾種潛在危機,並不代表一定會發生,但是我們可以事先了解白噪音的副作用:
可能無法察覺耳鳴
耳鳴是人體內的噪音,聽到巨大聲響的時候,我們就有可能會有短暫的耳鳴。但如果有其他耳鳴的疾病的話,長期使用白噪音機,可能會掩蓋掉耳鳴的聲音,如此一來,可能就會耽誤了治療耳鳴的時間。
可能降低空間辨識度
生活當中,空間感也會來自於聽覺,這樣的感覺也需要從小時候練習。但如果長期使用白噪音,也有可能會減少聽覺對空間感的摸索機會,造成感官剝奪,降低長大後的聽覺空間敏感度。
可能延遲大腦發育
從上面的老鼠實驗來看,長期聽白噪音,也有可能會對我們的大腦有負面的影響,進而延緩大腦的發育。
可能阻礙語言學習
對於嬰兒來說,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,一切都很新奇,所以他們也常常一邊摸索一邊學習,而白噪音其實類似於寶寶們在子宮裡所聽到的聲音,而對他們來說,他們還無法分辨白噪音與外面世界聲音的訊息,寶寶們都是丟到腦袋裡面去運轉的,這樣反而還有可能延遲他們的語言學習。
建議的使用技巧
從以上的研究及潛在風險總結下來,聽白噪音時,建議的使用技巧有 5 點:
- 音量:盡量控制在 50 分貝以下
- 距離:建議不要太近,沒有一定的標準,稍微能聽到即可
- 時間:使用時間不宜過長,若是只是想要助眠,可以設定時關機 (想增加深層睡眠就另當別論)
- 寶寶:由於寶寶處於發育階段,許多人都比較推薦粉紅噪音,但也要注意以上三點
- 避免用耳機:由於耳機是貼身物品,會有距離太近跟音量上的問題,考量這兩個因素的話,需避免使用耳機
結語
雖然這些研究不全然都是最真實的答案,但都是白噪音有可能存在的風險,當然白噪音也是有非常多的好處!只是白噪音對於我們來說,就像是一種輔助工具,如果使用不良,不論是成人或是嬰兒,肯定都會有壞的影響。
白噪音原本就存在於大自然當中,以前的人可能沒注意到。但是在這個工業與科技現代化的時代,身邊的噪音越來越多,所以難免需要白噪音來幫助我們,它的出現一定有它的必要性!
只要用對方法,白噪音就是一個好的輔助工具!再加上好的白噪音助眠機,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延伸閱讀
- 【粉紅噪音】似乎比白噪音更討喜!原來有這個優勢
- 【推薦】白噪音機 / 除噪助眠器 5 個選購重點,輕鬆挑好貨
- 【ASMR】是什麼?讓這支 Youtube 影片 3 個多月就超過 1 億觀看!
- 【精選】5 款白噪音 APP 推薦|超多種聲音選擇而且功能強大
原網站|數
位
小
幫
手
digitalyoming
.com
( 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 )
原網址|https://digitalyoming.com/disadvantages-of-white-noise/